起源

《华为基本法》写道:“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。”
任正非也曾说:“在华为,人力资本的增长要大于财务资本的增长。追求人才更甚于追求资本,有了人才就能创造价值,就能带动资本的迅速增长。”

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学习型团队建设的话题~
身处一个创业型公司,看着后端会定期做一些技术分享,再看看我们前端,无论从技术还是团队凝聚力感觉都有所逊色,虽然有被项目分的比较散的缘故,更多的还是因为前端团队最近在短期内才开始壮大,但是团队建设却一直被搁浅,技术上更是没有突破。大家对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下降,这样下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团队和公司都不是利的。

所以,决定在小范围内尝试着学习型团队的建设。最近已经进行了两次分享会,效果还没有显现,过程也在预料之中——前期不设定界限,头脑风暴式的探索适合本团队的方法。虽然会历经一些迷茫的过程,但因为团队整体还是积极向上型的,所以我相信很快会有一套属于我们自己体系。

尝试

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、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,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,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。

到目前为止还在尝试一些方式:

  • 每周五的技术分享,每次2~3人,共2H左右;
  • 有公司项目多数还是比较紧的,采用固定频率的QQ分享屏幕学习,每周1~2次。

接下来可能的尝试:

  • 任务制:分享定时下发到人或者专人专项;
  • Code Review:相互review,相互促进;
  • 知识面扩展:抛开技术的分享。

问题

  • 每人分享的内容参差不齐,质量很难保证;
  • 分享的结果不易核实;
  • 等、靠、要;成员心态问题。

公司不是学校,而且公司并没有制度或提倡建设学习型团队,更多的还是要认清要建设学习型团队的前提:

  • 上进心。要是个上进的团队,最起码团队的大部分人是积极向上的;
  • 共同的愿景。道不同不相为谋,但可求同存异,取出来的不能为null,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标是任何团队的必要因素。

总结

氛围建设

这正是我现在所在做的事情——求同存异。 + 加强团队内部,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沟通; + 调整成员的心态,激发工作积和学习的积极性;

状态管理

当氛围成型,就潜移默化或人为的形成一些制度,这些制度(包括“约定的”和“配置的”)不至来的那么突兀, 将这种状态逐渐的纳入到公司的或团队的管理制度中,慢慢形成一种文化。

方法论传承

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。

其实也可说是上面提到的“文化”,当初的一些方法也好制度也好,都是适合当时的团队;铁打的团队流水的兵, 由于人员的不断更新,或多或少,这些方式方法也应该不断的变更以适应团队的发展。这时候在当初进行团队建设 沉淀下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会指引着团队的建设和发展,并再形成更好的团队和方法论。

真正的学习型团队不是由制度建立或或有某个人推动的,而是自主的由下而上,又自然的由上而下的一种默契,是一种团队氛围,一种企业文化。

团队建设各种尝试进行ing…..